張若偉中醫醫療體系
讓您在健康中遇見美麗
  • 首頁
    • 日本語トップ
  • 最新消息
    • 活動訊息
    • 媒體報導
  • 醫師介紹
    • 醫師簡介 >
      • 張若偉 醫師
      • 林佳瑩 醫師
    • 專家推薦
  • 關於院所
    • 院所介紹
    • 交通資訊
    • 診所環境
  • 服務項目
    • 生殖調理 >
      • 不孕症
      • 習慣性流產
      • 中西醫配合生殖
      • 安胎
      • 產後作月子
    • 婦科調理 >
      • 月經不規則
      • 痛經
      • 經前症候群
      • 白帶
      • 手腳冰冷
    • 纖體調理 >
      • 肥胖
      • 經期水腫
      • 減重助孕
      • 產後身材恢復
    • 肌膚調理 >
      • 抗痘除痘
      • 痘疤處理
      • 色素沉澱
      • 毛囊角化症
    • 回春調理 >
      • 除皺緊實
      • 拉提回春
      • 亮白淡班
    • 過敏調理 >
      • 過敏性鼻炎
      • 氣喘
      • 異位性皮膚炎
  • 療程介紹
    • 健保科學中藥
    • 水煎中藥
    • 薰灸治療
    • 道家特種針法
    • 中藥減重
    • 穴位埋線
    • 3D美顏針
    • 天然漢方美肌
  • 門診資訊
    • 門診時間
    • 預約方式
  • 寶寶大集合
    • 寶寶爸媽感謝分享
    • 張醫師寶寶回娘家
  • 名人案例
    • 案例分享
    • 名人分享

美麗達人養成誌(秋冬刊)-換季「癢癢肌」,張若偉中醫調理有一套!

10/15/2014

 
图片
深受女性朋友肯定,溫柔親切的張若偉院長受邀在這期醫美保養雜誌美麗達人養成誌-秋冬刊
跟大家分享換季「癢癢肌」中醫調理的小撇步喔。

讓我們來透過雜誌的專訪,一睹保養的秘訣!
图片
點圖即可看大圖
換季「癢癢肌」,中醫調理有一套!

立秋之後,天氣逐漸轉涼,隨著秋冬季節逐漸的到來,氣溫也逐漸下降,很多身體比較虛寒的民眾常會覺得手腳冰冷,晚上睡覺棉被蓋再多,襪子穿得再厚,一樣不容易覺得溫暖。在這個敏感的季節,肌膚時常出現的問題,就是乾癢的症狀。

秋冬季節的搔癢好發於季節的交接期,當天氣愈乾燥,症狀就愈嚴重。最常發生在從寒冷的戶外進入到室內,或是晚上蓋被子睡覺時。乾癢的部位常以面部、脖子、手臂的外側及腳踝以下為主;嚴重時甚至會有脫屑、紅疹的現象,特別容易好發於乾性和敏感性肌膚的患者。
 
肌膚乾癢的原因
由於秋冬季節天氣溫度較低,人體為了避免散熱過度,會自然地收縮週邊的血管來增加保暖,如此一來,表皮附近的血液循環就會變得較差,供血量跟著減少。如果此時油脂腺的分泌也比較少時,當皮膚得不到滋養,在乾冷的季節裏,就會出現明顯的乾癢症狀。

肌膚乾癢的加重因素
肌膚的保水能力是影響乾癢症狀是否加重的關鍵,一般的清潔產品大都含有皂鹼或是界面活性劑,這些添加物會造成角質層的受損,破壞肌膚的天然皮質膜,喪失自我的防禦能力。因此,經常從事使用清潔劑的工作、或是用鹼性較強的肥皂洗澡、洗澡水的溫度過高、太常洗澡、洗澡的時間過久,都可能使皮膚原本的滋潤減少而誘發搔癢的症狀。如果身體本來就有一些慢性的疾病,例如糖尿病、貧血、慢性腎病、皮膚感染等,也會使症狀加重。

另外,飲食和睡眠也是重要的影響關鍵,過食辛辣燥熱的食物,或是長期的熬夜睡眠不足,都容易造成皮膚狀況的老化,進而導致乾癢脫屑的發生。

中醫如何治療秋冬季節的肌膚乾癢
乾癢症狀在中醫屬於「風證」的範疇,主要的原因是「血虛、風燥」。中醫理論提到:「治風先治血,血行風自滅。」當血液充足,末梢供血量良好,自然皮膚的乾燥就可以得到改善,所以在治療上以「袪風、養血、潤燥」為主。

中醫理論認為:「肺主皮毛,肝主藏血」,表示入肺經的藥物可以維護皮膚和黏膜層的健康;入肝經的藥物可以加強體內血液循環的順暢。所以在藥材的選擇上,例如:黃耆、當歸、川芎、荊芥、防風、地黃、麥冬、枸杞、紅棗等補肺固氣、袪風養血、滋陰潤燥的藥物,都可以調理身體的機能,維持氣血的循環,從而由體內調理,治癒皮膚搔癢的症狀。

在食材上,可以配合食用堅果類,例如:腰果、杏仁、芝麻、核桃仁,增加身體油脂的含量,保持溫暖,幫助潤腸排便。同時補充豬皮、海參、秋葵、木耳、燕窩等富含膠質的食物,增加肌膚的保濕因子,加強鎖水的能力。另外,水梨、蓮子、栗子、蜂蜜、龍眼肉都是不錯的輔助食品,可以增強免疫及調養體力。

在此提供滋潤茶飲-杏仁雪梨茶作參考。
杏仁雪梨茶:
材料:杏仁粉一茶匙、梨子汁150c.c、蜂蜜少許。
作法:將杏仁粉與梨子汁攪拌均勻,再加入少許蜂蜜調味即可飲用。
適用對象:皮膚乾燥容易起皺紋搔癢者。

穴道和經絡治療則是中醫的另一項特色。中醫認為人體的健康平衡,靠的是氣血的維護與營養。而經絡就是聯絡臟腑與肢體,運行氣血的通路。穴位則是在經絡循環的路線中,對氣血聚集、轉換最明顯的反應點,所以臨床上常被用來作為針灸時的刺激點。

在此提供常用的保健穴道:
三陰交
穴位:內踝尖直上三寸,在脛骨後側。
功效:有調整肝腎、內分泌的功效,使肌膚穩定。

曲池
穴位:手肘外側橫紋終點凹陷處。
功效:為五臟六腑的解毒大穴,調理皮膚疾病。

在日常保養方面,雖然要保持個人衛生,但洗澡也別太勤,以每天一次為宜,當乾癢症狀發生時,以每週2~3次較好。而且不要用太燙的熱水洗澡,避免過度揉搓,否則極易破壞皮膚表層原本不多的皮脂,讓皮膚更為乾燥,更容易發癢、龜裂。

平時要保持皮膚的滋潤,防止皮膚表層的乾燥脫落。所以適當地塗抹保濕產品,例如:綿羊油、甘油、潤膚膏等來滋潤肌膚是必要的。但要注意配方不含香料、防腐劑、乳化劑和胺類等添加物,以免造成肌膚的負擔。

Comments are closed.
    图片

    超人氣中醫醫美醫師 

    張若偉
    溫柔、熱情、充滿中醫學知識,是每位患者對張醫師深刻的印象,每到一個地方,總是為週遭的姊妹朋友們帶來神奇的喜訊,儘管為人低調,但隨著口碑迅速地傳播,短短幾年內就創下了超過百位成功的案例,成為網路上超人氣的「中醫婦科醫美」醫師。

    Archives

    七月 2017
    三月 2017
    一月 2017
    八月 2016
    七月 2016
    三月 2016
    一月 2016
    九月 2015
    八月 2015
    六月 2015
    五月 2015
    四月 2015
    三月 2015
    二月 2015
    十二月 2014
    十一月 2014
    十月 2014
    八月 2014
    五月 2014
    四月 2014

    Categories

    全部
    中醫調理
    中醫調理
    多囊性卵巢症
    月經失調
    發胖

    RSS 訂閱

图片
 ・忠孝院區:張若偉中醫診所
地址:台北市大安區忠孝東路3段305號10樓之3
電話:02-27812718

・南西院區:林佳瑩中醫診所
地址:台北市中山區南京西路1之1號3樓
電話:02-25112227
相信自己,這次會不一樣的。

生殖調理 /   婦科調理  /   纖體調理   /   肌膚調理   /   回春調理 /    過敏調理
加入我們!

图片

張若偉中醫醫療體系  版權所有  轉載必究   © copyright 2016 drhankclinic Taiwan
法律顧問  薛松雨律師事務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