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若偉中醫醫療體系
讓您在健康中遇見美麗
  • 首頁
  • 最新消息
    • 活動訊息
    • 媒體報導
  • 醫師介紹
    • 醫師簡介 >
      • 張若偉 醫師
      • 林佳瑩 醫師
    • 專家推薦
  • 關於院所
    • 院所介紹
    • 交通資訊
    • 診所環境
  • 服務項目
    • 生殖調理 >
      • 不孕症
      • 習慣性流產
      • 中西醫配合生殖
      • 安胎
      • 產後作月子
    • 婦科調理 >
      • 月經不規則
      • 痛經
      • 經前症侯群
      • 白帶
      • 手腳冰冷
    • 纖體調理 >
      • 肥胖
      • 經期水腫
      • 減重助孕
      • 產後身材恢復
    • 肌膚調理 >
      • 抗痘除痘
      • 痘疤處理
      • 色素沉澱
      • 毛囊角化症
    • 回春調理 >
      • 除皺緊實
      • 拉提回春
      • 亮白淡斑
    • 過敏調理 >
      • 過敏性鼻炎
      • 氣喘
      • 異位性皮膚炎
  • 療程介紹
    • 健保科學中藥
    • 水煎中藥
    • 薰灸治療
    • 道家特種針法
    • 中藥減重
    • 穴位埋線
    • 3D美顏針
    • 天然漢方美肌
  • 門診資訊
    • 門診時間
    • 預約方式
  • 寶寶大集合
    • 寶寶爸媽感謝分享
    • 張醫師寶寶回娘家
  • 熱門文章
    • 文章分享 >
      • 不孕症
      • 中西醫結合生殖
      • 內科養生
      • 生活分享
      • 皮膚回春調理
      • 作月子
      • 青春痘
      • 師承
      • 婦科
      • 減重瘦身
      • 懷孕養胎
    • 名人分享

你累了嗎?? 小心慢性疲勞上你身!!

1/26/2011

0 評論

 
圖片
慢性疲勞症候群(Chronic fatigue syndrome;CFS)是一種身體出現慢性疲勞徵狀的病症,本病好發於白領階級20~50歲年齡層,以女性多見,過去被稱為「雅痞感冒」(yuppie flu)。依1988年美國疾病管制中心(CDC)公布「慢性疲勞症候群」的診斷標準來看:
1. 維持六個月以上,無法因休息而紓解的疲勞感。
2. 疲勞嚴重程度使活動力至少降低正常狀態的一半以上。
3. 沒有合併可以解釋疲勞原因的慢性病。 

除以上三項主要條件外,也經常伴有頭痛、咽喉痛、肌肉及關節疼痛、記憶力下降、注意力不集中等症狀,部分病人還有發熱、淋巴結疼痛的情形。目前對於慢性疲勞症候群的病因,眾說紛紜,我們現在對這種病的認識仍然很少,而且亦不明白它的病理學成因。其確實原因仍在探討中,大多數的患者和焦慮,憂鬱,沮喪等情緒或病毒感染後,免疫異常有關。

傳統中醫的整體觀念與辨證論治在慢性疲勞症候群的治療方面有很大的優勢。中醫治療的特色注重個人體質不同,強調身體內在機制。
本病的關鍵在於臟腑生理功能不協調,人體內部的陰陽平衡和氣化機制遭到破壞,治療首重調節體內臟腑氣血的平衡,其次根據慢性疲勞症候群各個階段的不同表現,隨證施治,選方用藥較為靈活,且能標本兼顧。
傳統中醫認為慢性疲勞症候群屬中醫「虚勞」範疇,是由多種原因所致的,以臟腑虧損、氣血陰陽不足為主要病機的多種慢性衰弱症候的總稱。其病因、病機可歸納為稟賦薄弱、因虛致病;煩勞過度、損傷五臟;情志不暢、勞役過度及飲食不節、損傷脾胃,導致體内陰陽氣血失調、臟腑經絡不暢。

本病的發病原因主要與情志因素有關。現代社會的生活節奏緊湊、長期日夜顛倒生活不規律、伴隨累積的精神緊張壓力,均會造成「肝鬱脾虛」及「腎精不足」的過度勞累現象。

在辨證論治原則指導下,結合慢性疲勞症候群的臨床表現,分別採用不同治療方法:
1.肝鬱脾虛型:
主要臨床表現為胸口悶痛,愛嘆氣,精神憂鬱、容易心煩,口苦口乾,飲食減少,易腹脹排氣,或腹痛泄瀉,苔白或膩,脈弦。
治則:疏肝健脾。
方劑:逍遙散加減。
 
2.腎精不足型:
主要臨床表現為易恍惚健忘,精神呆滯,毛髮早白,枯脆易脫,齒浮動搖,骨軟衰弱,步履艱難,舌淡苔白,脈虛。
治則:填精補髓。
方劑:河車大造丸加減。

3.心腎不交型:
主要臨床表現為常常善忘,虛煩失眠,易心悸,頭暈耳鳴,腰酸腿軟,夜晚多夢,潮熱盜汗,夜間尿多,舌紅苔少,脈細數。
治則:交通心腎。
方劑:黃連阿膠湯加減。
 
4.氣血兩虛型:
主要臨床表現為神疲乏力,少氣懶言,語音低微,眩暈失眠,自汗心悸,手足麻木,面色蒼白,脈沉細無力。
治則:氣血雙補。
方劑:十全大補湯加減。
也可輔以針灸療法:以氣海、關元、百會、足三里、神門為主穴,再隨症加減治療之。
 
平時居家保健建議:

1.做好時間規劃:每件工作多給自己十五分鐘餘裕時間,不要因匆忙及壓力造成倦怠的身心。
2.腹式呼吸放鬆法:睡前仰臥床上,做深長緩慢的腹式呼吸,同時心中默念「放鬆」二字,讓四肢、軀幹、頭頸各部的肌肉都能放鬆下來。
3.減低糖份攝取:因攝取過多的糖分會激活體內的胰島素,使血糖變化,讓人精神疲勞,坐立難安。
4.多泡澡:泡澡有助放鬆心情,恢復體力,沐浴時的水流能改善血液循環,排除廢物解除疲勞。
5.小睡片刻:對工作繁忙且睡眠不足的現代人,小睡一會兒可瞬間恢復精力。但須注意如果需要小睡,頻率不可過多且最好不要超過一小時,以免影響正常睡眠。
 

0 評論



發表回覆。

    專欄作者

    張若偉醫師

    學歷:
    中國醫藥大學學士後中醫學系
    成功大學航太工程學系


    經歷:
    張若偉中醫診所院長
    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中醫部醫師
    台中榮總中醫部醫師
    遼寧中醫藥大學中醫藥研究院客座教授
    台灣中醫家庭醫學醫學會理事
    台灣中醫美容醫學會理事
    台灣中醫皮膚科醫學會會員
    亞太抗老化整合醫學會會員

    封存檔

    六月 2021
    七月 2013
    三月 2012
    八月 2011
    二月 2011
    一月 2011

    類別

    全部

    RSS 訂閱


图片
 


・忠孝院區:張若偉中醫診所
地址:台北市大安區忠孝東路3段305號10樓之3
電話:02-27812718


・南西院區:林佳瑩中醫診所
地址:台北市中山區南京西路1之1號3樓
電話:02-25112227


張若偉中醫醫療體系  版權所有  轉載必究   © copyright 2016 drhankclinic Taiwan
法律顧問  薛松雨律師事務所